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国际刊号:2095-3089
国内刊号:15-1362/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87854 人次
 
    本刊论文
社科类课程强化过程评价与考评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教育学》为例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社科类课程教学现状,结合社科类课程特点,以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以强化过程评价,改革考评方式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社科类课程教学质量的举措。

  关键词:社科类课程;过程评价;考评方式

  一、社科类课程的界定

  相对于将自然科学及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技类课程而言,我们将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课程称之为社科类课程,主要包括管理类、教育类、经济类、法律类等学科课程。

  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强化过程评价和改革考评方式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热点与难点。从嘉兴学院2006版人才培养方案看,全校共设置1388门课程,其中社科类课程有492门,占全部课程的1/3强。因此,我们认为,从社科类课程教学现状入手,探索对社科类课程进行教学评价、考评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提高社科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大学社科类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的方面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能使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因此,讲授法从古至今一直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从我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对社科类课程的听课记录看,在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仍强调教师对书本知识的单向传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简单吸收与机械记忆。但由于社科类课程教学内容,尤其是基本概念、原理等相对枯燥,单一使用讲授法很容易使课堂教学陷入沉闷状态,往往出现教师在上面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在这种境况下,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记笔记、背笔记当作是自己的学习任务,一旦面对实际问题时,便会束手无策,缺乏必要的应对能力。

  2.学业考评形式化、单一化。目前,社科类课程的学业考评主要采取闭卷形式。这种考试形式固然在严肃考试纪律、保证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暴露出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容易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记忆性考查,忽略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从而导致学生陷入本本和教条,无视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社科类课程教学的实效。

  虽然社科类课程大多采取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但平时考查所占比例一般在30%左右,如此一来,期末考试成绩无疑就成了决定学生该门课程总评成绩的绝对砝码。

  (二)学的方面

  前述已提到,社科类课程学习的主要是一种理论知识,是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东西。学生要把这种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就必须有自己在以往的活动中积累的、或在现时的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作为基础。但遗憾的是,目前社科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未给予直接经验应有的地位,直接经验被看做间接经验的仆从而备受冷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只能被动而无奈地接受知识。

  (三)课程内容

  从社科类课程的教材看,几乎为相应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没有处理好相关理论的丰富性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关系,同时,未能充分吸收学术前沿思想与理论,教材体系封闭僵化,缺乏创新。由于受课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对教材内容未进行消化、吸收、整合,结果仅扮演了搬运工的角色,教而不化,对课程内容与社会、自然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张力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做出主动的价值选择和独立判断的尝试和努力等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那么,社科类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上述问题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没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没有及时转变角色。其次,对社科类课程的特点认识有误,从而导致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均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要求。

  三、社科类课程的特点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的形态作了更加明确的界定,提出知识应当包括四种类别,即事实知识,知道是什么(knowwhat),指人类对某些事物的基本知识所掌握的基本情况;原理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why),指对产生某些事情和发生事件的原因和规律性的认识;技能知识,知道怎样做(knowhow),知道实现某项计划和制造某个产品的方法、技能和诀窍等;人力知识,知道是谁创造的知识(knowwho),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信息。这种划分方法通常叫“4W”法。其中第一类、第二类和第四类都可归入陈述性知识的范畴。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对知识的分类,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它一般是无意识的提取线索,无需什么练习,只需要理解和记忆,在头脑中以命题网络的方式来表征。而程序性知识则是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它一般是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在人的头脑中以一系列的规则为存在形式,它是以产生式表征的知识,要求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办事,并且要求人们学习并掌握这种办事的能力,需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和模仿。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社科类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另一方面,从课程内容本身和教学中可以贯彻的教学原则看,我们认为,社科类课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我们知道,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即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一种是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这种联系是在课堂完成的。

  主要是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境,学生根据要求,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完成任务,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论的认识。就社科类课程教学而言,主要是第二种方式。社科类课程大都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如果使课程学习与之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学得更生动。

  四、《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社科类课程知识是陈述性知识,归属于社会科学的教育学也是陈述性知识。在《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基于对教师新角色的认识,我们本着以考评为导向,加强过程教学的思想去推行。

  1.重视讨论课和交流课,重视合作学习。从平时成绩评定的作业1可以看出,我们对讨论课和交流课的重视程度。讨论课,以教师拟定的书籍为范围,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小组围绕拟讨论的题目、要点、相关阅读书目进行精心准备。教师在布置讨论课之前,适时引导各小组在讨论时注意相互交流,并及时容纳、吸收小组每个成员各自的学习情况、心得。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互相启发、相互促进,在知识运作、技能训练、语言表达、归纳总结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表现。

  在讨论课上,教师做开课引导后,主要是提出问题、设置障碍、启迪思路、引导争论。教师可将学生的不同观点分别列在黑板上,及时跟踪记录争论的问题,使学生通过争论后得出各方都能接受的结论。讨论结束前,教师进行简短的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这种看法的理由供学生参考。

  讨论课这种方式使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思维更加活跃,无形中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学生间的这种合作不仅能促进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

  2.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注意贯彻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强调教学的开放性,留给学生思考钻研的余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进行批判思维。向学生传达正确的观点、意见或证据,并使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有助于学生获取真知。主张用组合技巧如推理、假设、求证等帮助学生思考。

  3.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基本能力的提升。根据教育学在师范类专业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学分,教师在第一堂课中列出该课程学习中需要阅读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期刊,规定不同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专题讨论并撰写相关内容的论文。这种方式的推行向教师的课前知识储备、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后辅导的责任心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倾注大量时间充电,给学生筛选读书精品,收集案例,准备课堂讨论答疑,及时充实教学内容,批阅学生的作业,等等。这种方式也给学生提出了新的任务,使学生的课前自学、课中听讲、课后分析解决问题环环相扣,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重视学生阅读、写作、演讲等各方面能力的养成。在《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课题组成员通过“读、写、讲、练”等综合素质训练项目来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

  “读”是指学生的阅读能力。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少教师仍然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操作对象限制在现有的基础知识范围以内,某些基础知识确实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但远远不是主要条件。我们认为,阅读能力的构成中除了所谓基础知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生活阅历、各种文化知识、思维观点、读书经验、心理素质等。阅读能力应该就是这诸多因素汇合在一起对所阅读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所达到的水平。所以,在《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教材、经典作品、相关知识领域杂志等,同时,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阅读障碍,要适时地加以点拨,注重学生阅读动机的养成,变“老师要我读”为“我要读”,进而提高阅读的效果,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写”是指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古训都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升华。写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写作实践和写作训练。我们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经典作品、相关知识领域杂志等后,让其动笔写小论文或读书报告,同时,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每篇小论文或读书报告及时进行批改,特别是对小组所推荐出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任课教师更要在课堂上认真地评讲,并对其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写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讲”是指学生的演讲能力或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前提,也是学生就业的有力武器,因此,在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的同时,我们也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如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相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课堂演讲,让其他学生学习其是如何安排开头和结尾,如何围绕话题选择材料,甚至如何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如何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来提高演讲的质量、增强演讲的魅力。当然,我们还尽可能给每个人演讲的机会,使平时不善于说话的学生也有机会上台演讲,消除自卑感,增加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提高演讲能力。任课教师及时对演讲进行评论:一是对演讲内容的评论;二是对学生如何把所阅读作品中所包含的道理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提一些希望。评论者不仅局限于任课教师,我们还极力创造宽松的氛围,在老师点评后请多位学生点评,也使得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自然离不开“练”字。也正是由于教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学生的“读、写、讲”等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而这些能力可以说是将来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功。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创新能力、评价和分析能力也随之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五、效果及推广做法

  1.教学内容摆脱了空洞化状态。从前述表1看,我们通过删、增等方式对《教育学》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精加工。首先,删除了《教育学》教材中为求体系完整而存在的一些可有可无的章节。同时,因《教育学》的教学对象为我校师范班学生,而这些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去向之一为中学,所以,我们还删除了教材中缺乏现实指导意义的,且与当前中学教育关系不大的相关理论。其次,对现有《教育学》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充实。如一方面,通过要求学生阅读适当的经典教育著作,使其对蕴藏其中的经典教育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适时介绍各种教育流派的思想、观点,以便学生在以后的中学教育实践中能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去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创造性地解决可能会面临的各种教育难题。另一方面,我们还将当今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新成果和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新现象、新问题补充进教学内容中。如主体性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等。尤其是注意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吸纳到《教育学》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真正能触摸到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的最前沿,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提高对《教育学》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从《教育学》教学目标出发,课题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灵活、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以使教学方法向最优化的目标前进。我们采用理论教学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互动教学法等。在向学生讲清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始终从其未来从事的职业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如我们对初任教师后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除在课堂中通过假想角色进行思考外,还动员师范专业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相关知识,如观察其他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类似问题所采取的行为、或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而这些方法恰恰是《教育学》教材第九章所要讲解的内容。可以这样说,我们提前使师范专业的学生介入了教学方法的演练中,为其日后从事教师职业提供了相关模板。

  3.学风呈现良好态势。对于《教育学》课程考评方式的变更,师范专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欣喜,因为他们不会再如先前一样,以考前突击背诵、临时夜战,或考场上冒险违纪的方式去赢得高分;第二反应是惊讶,因为学生可以提前进入任课教师的角色,如讲课甚至组卷。同时,改革后的《教育学》课程无论是平时成绩、还是期末成绩的取得都将为学生今后的职业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他们也乐于挑战,虽然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几倍于前的汗水,

  4.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从听课后的反应看,很多教师认为,“夏老师的课不仅有理论性,而且有实用性,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具有激励性、启发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活跃,有情有理、有滋有味,引人入胜”;“他的课广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顺手拈来,非常贴切,而且态度和蔼,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将道理给学生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容易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提高教学效果。”而数学和汉语言专业的师范班学生对课题负责人的课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夏老师的课内容充实,对所讲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说理透彻,很喜欢这样的课。

  在2007年校级重点教改课题的评审中,评委们曾对本课题的改革理念、思路及课程建设水平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看,也充分说明《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我校一直以来实行学生评教制度,2005年出台的《嘉兴学院教师教学综合评估方案》中对学生评价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包括教学内容、授课状态和教学效果等10个方面。从学校招收师范专业学生以来,学生对《教育学》课程的评价分数平均在90分以上。

  5.改革和实践的模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教育学》课程为社科类课程之一,对《教育学》课程评价方式和考评方式的变更,也一定适用于其他社科类课程。从近几个学期课程归属学院提交的部分课程的教学过程材料看,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已在一定范围内被推广开来。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